• 中國農藥工業(yè)協會
  • 金旺智能
  • 中國農藥工業(yè)協會
  • 作物123
  • 報告訂閱咨詢

歐洲的假冒農藥屢禁不止

責任編輯:Agropages (世界農化網) 來源:Agropages (世界農化網) 日期:2011-09-14

    假冒農藥非法貿易已經成為了一項數百萬歐元規(guī)模的產業(yè),使得高危化學品在不受監(jiān)管的情況下大肆流入食物鏈中,除了威脅了消費者和種植戶的健康和他們的謀生手段,往往還毒害任何和它們接觸的人人員。如去年在漢堡港查獲的來自立陶宛的28噸假冒農藥,和這些產品一同查獲的還有有來自于包括拜耳, 先正達,杜邦等頂尖巨頭專有的標簽等證實它們“清白身份”的標識和證明,但實際情況是,它們中的30%是一種叫做二甲基甲酰胺的有機溶劑,這個物質因為會對孕婦造成嚴重威脅,早已在歐洲遭禁。

    雖然它們對健康會產生危害,進口未獲批準的化學物質屬于違法行為,但是歐盟法規(guī)體系的缺陷仍舊使得這些假冒產品能夠鉆法律的漏洞,使得貿易行業(yè)的監(jiān)管部門——各國海關對這些非法貿易無能為力,即使行業(yè)代表游走呼吁,要求對立法系統進行改革,歐洲議會也的確將在數月之后對此問題進行討論,但仍舊是遠水解不了近渴。

    “我們需要統一協調歐盟內部的監(jiān)管機制,來對所有違法者進行制裁”一位來自負責查獲非法貿易的官員稱,“完善立法對那些采用假冒運輸文件托運假冒農藥的組織進行打擊同樣重要”。歐盟現今法律規(guī)定,經海關查獲的假冒產品,由被仿冒者支付假冒產品被查獲后的存儲和銷毀費用,這些成本往往花費數千歐元,雖然這些被仿冒者可以通過法律手段向仿冒者索回這些假冒產品被查獲后的花費,但過程往往異常復雜,甚至追討無門,因為這些仿冒公司通常不受歐盟法律管轄甚至是偽造的,而一些有能力監(jiān)管的組織和部門通常不作為,使的海關人員在發(fā)現假冒農藥之后也只是勒令這些假冒產品運回出口地了事。

    “即使歐盟的海關部門執(zhí)法得力,查獲了相當數量的假冒農藥,但是是不合時宜的法律制度使得這些海關在查獲后只能眼睜睜可看著它們被送還到造假者那里。”一位從事15年打假的人士惋惜道。一些游說者呼吁,歐盟應當建立同美國類似的運作體系,一旦發(fā)現了造假行為,需對構成造假的各個環(huán)節(jié)和元件進行查獲,即使這些假貨是“分開運送”的。還有一些人士呼吁,對貿易運輸行業(yè)進行嚴管,以保證它們行為的合法性,如果參與造假,也要承擔法律責任。那些運輸公司通常和造假者有合作關系,即使假貨被查扣,也能輕易收回運輸成本,如果需要把它們繩之以法,還必須由那些被仿冒的受害者出面,這也是歐洲法規(guī)體系多次呼吁改革,卻雷聲大雨點小的原因。

    歐盟貿易和海關委員會的發(fā)言人則指出,歐盟的完善法律體系以簡化假貨查扣后的處理程序和減少它們的銷毀成本, 一位歐盟官員也表示,新的法規(guī)有望在來年出臺,并且立法者也在試圖改善假貨貿易監(jiān)管中各個部門的協調,將會在一些走私現象比較嚴重的東歐地區(qū),如烏克蘭加強監(jiān)控工作。

    除了法規(guī)漏洞,利益原因也是歐盟農藥造假屢禁不止的一個重要原因,盡管一些農民知道使用這些假貨可能會造成不可想象的后果, 如在西班牙南部的Andalucia一地,因使用非法農藥產品, 所造的損失就高達2000千萬歐元。 “農民們更關心的是減輕用藥成本”一位來自植保部門和農民們打交道的人士指出,在查獲的涉案人員中,不乏來自于農業(yè)公司的首腦人員,他們也在從事著向農民們售賣偽劣農藥的勾當。

    另外,歐洲假冒農藥貿易的規(guī)模也著實難以估計,也使得打擊假貨的行動難以奏效,在2010年歐盟發(fā)布的假貨貿易報告中,雖然未對農化品貿易進行統計,但是由歐洲作物協會發(fā)布的數據估計,歐洲假冒農藥市場的市值越在4億至12億,約占歐洲農化市場5%到15%的份額。在一些東歐地區(qū),尤其是農業(yè)為主的國家,如烏克蘭,假貨情況更是嚴重,市場上一半的農藥產品都是假冒產品,華爾街日報曾對當地農民發(fā)布問卷進行過調查,一半的受訪者稱曾有過購買假冒農藥的行為,而其中的五分之一的人在知情的情況下購買的,因為假冒產品比品牌產品便宜,卻不知其中的危害,而選擇了購買行為,有10%到20%的受訪者稱因為使用了這些產品,他們損失所有作物。

    一位歐盟官員稱,假貨貿易幫派垂涎農藥的原因也是因為這個產業(yè)有利可圖,因為農藥產品在歐洲市場上的售價往往是假貨來源地—亞洲市場上售價的三到八倍。先正達公司的發(fā)言人稱,假貨貿易者通常利用歐盟法規(guī)的漏洞,定期冒農藥和他們的假冒標識分開運輸,這樣海關即使發(fā)現,也無法阻止這種行為。

    一位來自假貨貿易重災區(qū)——立陶宛的海關人員稱,近年來在本地的農藥走私情況愈發(fā)嚴重,因為走私者在東歐邊境挖掘多個走私渠道,因為歐盟內部的貨物貿易是完全自由的,選擇一個監(jiān)管標準相對寬松的成員國來作為貨物輸入地,之后再讓貨物流入到規(guī)范相對嚴格的市場,走私分子操作起來要容易得多。

    立法者和游說者也認為對造假分子的威懾力不夠,一方面管理者和用戶在提高打假防假意識,一方面是售假者變得越來越狡詐,有的在一些真貨中參雜一些假冒品,有的則打一槍換一個地方,或者剛開始用低價售出的是正品,之后便開始賣出假貨,真是一場永無休止的“貓捉老鼠”。

中國農藥工業(yè)網 版權所有

地址:北京市朝陽區(qū)農展館南里通廣大廈7層

電話:010-84885233 京公網安備11010502025163